凝聚群众力量 打造美丽乡村潞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辖4镇3乡2个办
潞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辖4镇3乡2个办事处、202个村(社区),面积615平方公里,人口23万,1994年撤县设市,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
近年来,潞城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凝聚力量,精准用力,农村环境得到改善,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民文明素质逐步提升。
一、学中讲,讲中学,核心价值聚起来
我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坚持因群施策、分层推进,充分考虑农村特点,让群众可学可信,可做可讲。
一是分众化培育。针对党员干部、市民农民、未成年人和企业员工四个群体,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价值目标、具体任务和推进措施。结合农村特点,提出了“爱心、孝心、善心、诚心”的价值目标,开展了“知情知礼、知德知法、有文化、有技术”的“四知两有”农民教育活动。
二是具体化实施。知情教育,要求农民既要知上情,也要知村情。知礼教育,要讲文明、懂礼貌、守秩序、明事理。知德教育,要互帮互助、孝老爱亲、诚信包容、感恩知进。知法教育,要懂法、守法、用法。有文化,要多读书、常健身、会电脑。有技术,要做到树立科学理念,拥有一技之长,掌握致富本领。针对每项工作目标都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三是志愿化推进。通过在农民中每十户分别推荐产生一名宣讲、文明、法律、文化、科技五类志愿者,组成农民教育志愿者队伍。市直各涉农部门机关干部和乡镇包村干部分别组成市乡两级辅导员,统一编写讲义、统一集中培训,乡级辅导员培训到村,志愿者最后对村民进行宣讲。培训和宣讲内容力求简单易记、通俗易懂,让志愿者记得住、用得上、讲得出、口口相传。全市目前共登记在册志愿者5000余人,他们既在学,也在讲;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自我教育中相互感染。
四是课堂式宣讲。在开展身边宣讲的同时,市里举办了“潞水大讲堂”,各乡镇举办了“农民讲堂”、“小康论坛”、“农民夜校”、“潞水湾讲堂”等。来这里登台讲课的大都是群众身边的田秀才、土专家或者道德模范,语言上通俗易懂,学风上平易近人,情感上贴近群众,使理论宣传普及鲜活起来。
二、存特色,留记忆,文化阵地强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紧抓长治市创建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示范市契机,挖特色,留乡愁,存续文化记忆。
一是夯实乡村文化主阵地。目前,各乡镇都建立了功能完备、免费开放的文化站,村村建立了标准文化室、图书室和室外文体活动场所,并实现了宽带和数字电视全覆盖。
二是打造乡土特色文化室。深入挖掘整理、总结提炼各村独有的文化特色,把古建筑、古民居、戏曲、社火、用具农具、特色产品等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的形式进行展示,形成了“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的乡土文化品牌,成为集村史展示、村情教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场所。全市目前,共建成乡土特色文化室76个,贾村上党赛社、三井村登天铜府、东邑村扛装民俗、西流村上党乐户等乡土特色文化室,成为群众自己的“民俗”展览馆。
三是用好乡村少年宫。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地方投入,在全市建成了11所乡村少年宫,开设了50多个项目,实现了“一校一特色”,使广大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能够享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艺术教育。
三、群众演,演群众,群众文化活起来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激发群众文化热情,发挥群众文化才能,让群众真正乐起来。
一是坚持群众演,让群众成为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全市各乡镇都组建了艺术团,70%的村组建了文艺表演队、健身舞蹈队。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全部由业余演员表演,荣获“群星奖”,走进了国家大剧院。由农村大妈组成的店上镇常庄村模特舞蹈队,先后到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交流演出。全市现有民营剧团2个,文体协会25个,民营演艺公司18个,村村都有文化志愿者,他们常年活跃在乡村,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真正成了农民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
二是坚持演群众,让群众成为文艺作品中的主角。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原型是我市全国首个兴办家庭养老院的道德模范赵海英。根据我市首届道德模范李冬芝和盲人文化员丈夫不弃不离的故事创作的双人舞《你是我的眼》,荣获“2015青春中国梦晋鲁赣宁琼五省(区)舞蹈精英大赛”表演金奖。根据我市大学生村官群体创作的上党落子现代戏《拜师》即将进京展演。根据抗战时期发生在我市的神头岭战役创作的广播剧《神头岭上唱大戏》参评全省“五个一工程”奖。把这些群众耳熟能详的生动题材搬上舞台,让群众既觉得好看耐看,又觉得可信可学。
三是坚持演给群众看,让群众共享文艺繁荣成果。开展了“美丽乡村、欢乐农家”主题文化活动,每年“二月二”、“四月四”等庙会,都要组织开展迎神赛社、上党乐户、扛装、晃杠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民俗展演。自2015年开始,财政每年拿出200余万元,三年内为全市202个村,每村免费送五场戏。通过送戏下乡,许多偏僻的小山村又传出了久违的“落子腔”。
四、评好人,学好人,清风正气树起来
针对农村存在一些不良风气,我们坚持一手引导树典型,一手打击抓整治,充分发挥身好边人的作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一是评选“好人榜”。韩长安、张林英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郝日芳入选首届“中国好人”,陈秦则入选中国“好人厅”,宋卫国荣获第二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每两年举办一次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连续三届共评选出各类道德模范51名,推荐长治市“当代乡贤”21名、“长治好人”89名。
二是善待道德模范。市文明委为各类道德模范定期进行免费体检,每年免费赠阅党报党刊,为道德模范赵海英解决10万元用于改善办院条件,对张林英、陈秦则等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给予了生活帮助。先后举办了2次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在城乡设立了170块“好人榜”,让道德模范成为舆论宣传的主人公,学好人、当好人蔚然成风。
三是整治不良风气。开展了陈规陋俗专项整治行动,发出了倡议书,村村设立了红白理事会,经济条件好的村还建设了红白理事厅,崇尚勤俭节约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扎实开展了“肃毒害、保平安”专项整治活动,以村干部知法守法带动农民法治意识增强和农村风气的好转。
五、抓当前,利长远,农村环境美起来
结合“十三五”规划,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以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带动城镇化的推进。
一是创建文明村镇。几年来,共有全国文明村镇2个,省级文明村镇8个,长治市级文明村镇23个,潞城市级文明村32个。全市涌现出星级文明户9200多户,其中十星级户1100多户。
二是着力整治环境。扎实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在各村实施了环境卫生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卫生厕所改造和居民健康教育“四大工程”,对进村路周围、村内空闲地、绿化带、农户房前屋后等地方进行了综合整治,全市涌现出一批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
三是完善管理机制。不断巩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为全市所有行政村配备了214名卫生监督员和720名保洁员,实现了专业化保洁。配备清运车215辆,继续完善农村垃圾池、填埋场等卫生设施建设。目前全市40%的村实现了垃圾不落地,村村完善了环境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
今后,我们要以此次经验交流会为契机,厚植优势,补齐短板,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持续扮靓美丽新农村。(潞城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 斌)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